夏至未至 发表于 2023-3-16 21:05:23

电影《白丝带/The White Ribbon》-深度鉴赏高级原创解说词下载

https://cdn.6867.top:6867/A0A/xiazhi/autpic/20231103cei/ecb3tfbgkir.jpg
电影《白丝带/The White Ribbon》-深度鉴赏高级原创解说词下载

《白丝带》(The White Ribbon)在德语国家放映时有一个副标题:一个德国孩子的故事(EinedeutscheKindergeschichte)。对德语国家的观众来说,这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故事,是别有深意的。影片中的这群小主人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年,并成为那次战争的主角。他们在战争中的行为直接受到儿时教育的影响。因此《白丝带》描述的不仅是这些德国孩子的童年,也是对德国历史中一段隐痛的反思。

不过,不太了解德国和“二战”的观众会觉得《白丝带》非常怪异,影片从一开始就笼罩在一种莫名其妙的压抑气氛里,显得毫无逻辑。

因为影片描述的情节过于荒诞,很容易被看作是发生在虚拟世界里的一个带有寓言色彩的故事。对德国人之外的观众来说,很难想象,这些奇怪的事情居然源于真实,连其中最不可思议的细节都来自于文献记载。当我们发现影片和现实的关联,《白丝带》带给观众的就不仅是不安,而是震惊。

因为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大群年龄相近的孩子,一开始观众很难弄清他们分属哪些不同家庭。使他们看上去更为相似的是,家中的父亲都极为专横。在没有避孕措施的时代,普通家庭里常常挤满一堆小脑袋。承担养育责任的父亲不像一家之长,更像是管理军团的长官。他拥有不可置疑的权威,可以采取任何方法对待未成年的子女。除了打骂之外,有的家长更是充分运用想象力,发明出千奇百怪的手段。《白丝带》中的丝带就是源于一个真实的事例。在影片中,牧师家的孩子因为晚上没有准时回家,不仅不能吃晚饭,还被要求戴上一条白丝带。它并不像牧师解释的那样,是纯洁的象征,而更像是一个耻辱的标志。就像小说《红字》中的红字或犹太人被迫佩戴的大卫星,白丝带提示着周围人,这个佩戴者是不纯洁的,应当受到惩罚。

完整文案请查看隐藏内容↓↓↓**** Hidden Message *****


(本解说词字数:3214字)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电影《白丝带/The White Ribbon》-高级原创解说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