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神秘事件《莫高窟:藏经洞之谜》-历史文化自媒体原创解说词下载
解说文案章节:
▲ 敦煌莫高窟的发展历程
▲ 敦煌的艺术
▲ 发现藏经洞
▲ 宝藏重现后的风波
▲ 谁封藏了藏经洞
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的断崖上,又称千佛洞。从南北朝到元朝历朝历代开凿不绝,其中,唐时开凿最盛。今存洞窟492座,仅唐代就有300多个。佛富中有精美的壁画、彩塑和佛像,其人物形象郁棚如生,极具艺术魅力,是研究隋唐时期美术、书法、音乐、舞蹈、建筑的珍贵史料。
敦煌莫高窟的发展历程
敦煌坐落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西端、党河的绿洲上,是中国西部的一座边陋小城。
汉武帝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,汉朝在那里设置了武威、酒泉二郡,酒泉郡下辖敦煌地区。10年后的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,汉朝又在此增设了张掖、敦煌二郡,这就是所谓的“河西四郡”。
前秦建元二年(公元366年)对敦煌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代。据史志记载,敦煌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凿在这一年,其建造者是一个名叫乐傅的和尚。乐傅和尚师徒四人来到敦煌城东南的三危山下时,看见了三危山上的奇景:夕阳照耀下,山峰发出灿灿金光,在乐傅的幻觉中,仿佛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。虔诚的乐傅在三危山下顶礼膜拜,并立志要建造佛窟。他四处化缘,请来了一批工匠,在这沙漠的绿洲上开始了建造石窟的工程。
隋唐时期,敦煌莫高窟进人了全盛时代。隋王朝虽然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时间只有38年,但保留到现在的佛窟却有110个之多。在莫高窟现存的492个洞窟中,有一半以上建于唐代。安史之乱后,吐蕃乘机侵占河西走廊地区,统治敦煌长达70年。吐蕃也是一个信仰佛教的民族,莫高窟不仅没有因为统治者的改换而遭破坏,还增添了许多具有吐蕃风情的新窟。公元9世纪中叶,唐朝收复了河西走廊的东部。
公元858年,敦煌世族张议潮领导河西走廊西部的人民起义,推翻了吐蕃贵族的统治,收复了敦煌及其附近地区,并遣使向唐报捷。不久,唐宣宗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,统领河西十一州之地。唐朝灭亡后,中国进人了五代时期。后唐同光元年(公元923年),后唐政府任命曹义金担任归义军节度使。中原地区虽然动荡不安、军阀割据,但河西走廊地区在曹氏家族的治理下,却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,莫高窟的佛洞也在持续地开凿着。
后来,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控制了河西走廊一带,这个政权统治敦煌达200年之久,这一时期仅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小规模石窟。1227年,西夏被蒙古灭掉,蒙古族也是崇奉佛教的民族。在这一时期,元朝统治者在莫高窟又开凿了一些洞窟。1524年,明朝政府封闭了肃州(今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)西面的嘉峪关,敦煌和内地完全隔绝,莫高窟就在中原文明的发展中被遗落了。
敦煌的艺术
在1000余年的历史中,莫高窟的石窟在10多个朝代的众多统治者手中不断修、添新,也不断倾塌、毁损。总体来说,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。
(1)初期。十六国时期是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诞生期。公元366年,前凉的乐傅和尚在鸣沙山崖面上揭开了莫高窟艺术的第一页。这一时期的石窟内容以弥勒菩萨、禅定佛、说法佛为主要遗像。它们沉思俯视,垂恼下界,很具有时代特征。
北魏时期是石窟艺术的大发展时期。公元439年,北魏灭北凉,统一河西地区,并设置敦煌镇。这一时期的主要窟型是有人字坡顶和中心塔柱的“塔庙”(或叫“支提”)窟,壁画内容除本生故事外,多以千佛为主要题材。西魏灭亡之后,北周统治敦煌20余年,其统治者宇文氏尊经重儒,宇文營还曾经念佛,这使得敦煌的石窟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现存北周时期的洞窟内容丰富,描写细腻,人物染艺术手法多样,在技巧上充满探索精神,为丰富石窟艺术的表达能力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探索。
(2)鼎盛期。隋朝的两个皇帝隋文帝、隋炀帝都十分信佛,把佛教尊为国教。
隋文帝杨坚还诏令全国凡破坏佛像者均以“恶逆论”,从而增加了石窟造像的威严,也使佛教迅速传播开来。唐贞观十六年(公元642年),翟思远一家修造的今编第220窟建成,这是莫高窟艺术的一个里程碑。武则天时期,由于她笃信佛教,从上到下为佛教与石窟艺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,许多方面都超过了前代。从神龙元年(公元705年)到建中二年(公元781年)是盛唐时期,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。为……
完整文案请查看隐藏内容↓↓↓
【原创区为独家原创文案,微调即可过各平台原创。非原创区文案仅做参考资料,请自行二创后使用。】 【原创区提供自媒体创作通用素材包:https://www.xiazhi.vip/forum-63-1.html】 更多自媒体解说视频素材下载:【小众纪录片影视聚合·www.xzjlp.com】
(本解说词字数:6867字) |